我喜欢的是大行或者股份制行,这些学员会比较刺激,有一定的鉴别力,不只是坐在那里听营销课就是为了听乐子,并且听啥是啥。
做我们这行,也不只是为了钱,特别是每到月底,讲得累了,你也需要别的方面的和谐。
这次给农村合作银行培训,照例如以往,并不是了解特别多,例如,产品有什么啊,来的人具体情况等,只是知道人数和客户要求“500万以上的高端客户”,而题目,是通俗的《市场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》
换做一些不接地气的培训界人士就会嗤之以鼻,这课怎么还能去讲,啥都不知道,但是他们不知道这就是目前国内很多的现状,我们也不能总是等着一切都美好了,再去按部就班,必须在做中成长。但当然,不能利用现状的弱点、投其所好。
我带着不知怎么样的心情来到这儿,但是我心里是有底的。
没想到,开课之后,遇到几个惊喜。
第一个惊喜:
让我吃惊的是,也许是这个灵秀之地的原因,学员精气神很好,年轻、聪明,长得也不错(无论男女)。一个例证是,我问,我和你们之间,我站在这里是为了什么? 一个小伙儿很直率地说:“赚钱!”大家就乐了。
我很高兴,因为这是很典型的银行的文化,就是理性思维,并且他能讲出来,这是对我的认可,因为放下了顾忌。
所以,我讲了一下银行文化和保险文化的不同,解释了一些现象的差异,最后,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方向:平衡!
大家觉得还不错
第二个惊喜:
他们做业务,不只是贷款,信用卡、理财产品、保险都有。这让我开心死了,因为这意味着有些东西,虽然我也不是深入的专家,但是至少总比啥产品没有,你举例子,对方听不懂进而根本就不爱听的情况幸福多了。
第三个惊喜:
好像,他们是有朝气的,这体现在,愿意和能够跟着你去思考一些案例,技术上怎么做,技术下面是什么心理,这些心理依据是什么。。。这好在哪儿呢?在于他们不是一块枯木,那种仿佛看透了一切的死肉,这很不容易!
所以,一天下来,感觉出乎意料,不错!
遗憾就是,座位摆放,因为没法更改,排排坐中间还无过道,你懂的,但是即使这样,这些人还能表现积极,这算很好了!
进步都是一点一点来的,反正!
我觉得我还能带给他们的一个课是《自我管理》,当然还能带给他们好几个,但是这个对这些30岁左右的未来栋梁来说,是更重要的。
人最怕,最初形成歪习惯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