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训背后的奥秘
2014-01-02 08:54:23| 分类:
观点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一些外企内做的培训或者国际培训公司做的课程,参加者会很开心。
通常里面会少不了以下三个环节:
1.画图(描绘出你的期望或用图介绍你自己等等)
这是打开人们的右脑,画面脑,成人多用左脑进行逻辑思维,再回到孩子习惯时,会感到新鲜并且激发出活力,笑成一团。
2.思维导图 (从结果目标出发,来理顺思维)
这个的实质是大多数人逻辑思维不清晰,所以用图用线画出来,找到每个关键点。本质在用可视的感性方法带你进入理性的内容。
我们国家基础教育里对逻辑不够重视,使得虽然很多人年龄一把,但。。。思维导图,可以帮这些人
3.每个人的分享 (每个人都要谈自己的看法)
成人学习,因自我已经形成,参与性是一个内在需求,即表达自己。让人们说话,畅所欲言、不吐不快,这会有利于形成脑力风暴、互相借鉴。
在引导式培训或行动学习中,这些是基本的因素,都少不了。
但是这些基于成人学习心理的方法毕竟只是形式
当你体会多了之后,也许会觉得少了一些什么
而少的东西,就是是否能有一些他人的深入思维可以带给自己不同的启发和新鲜
我作为学员参与这样的课程时,有时在小组讨论时,感到没有新意(小组成员思维无新意),在老师过来时,老师也只是用facilitator的技巧借力打力,自己也无新鲜透彻的分析,你问他他就微笑,不少的还认为你要挑战为难他。。。最后就会感到浪费了时间。
这就是现状:不少人有名无实,包含一些职位很高的学员或者名气不小的培训师。
这不是狂妄的结论,分析一下,是环境使然
简言之:因人们得到名的路径很杂乱,你懂的
所以,课程,十有八九是浅层次的,就因为学员和讲师层面较低,当然,基本上人们都不愿意承认这点,当陶醉在感性的愉快中时,尤甚
怎么做是可以有效并有趣的学习之路呢?
就是把握这些形式背后的本质,然后付诸实践
比如打开你的右脑可以获得一份新鲜的感觉,比如多写一些分析,可以锻炼你的逻辑思维,再比如甚至疯狂英语或唱歌,可以让人习惯表达
比如,每天早上你画上一幅画,这就是依据以上原理
哈哈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