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起床后,跑步时,突然出来这个想法
这个想法是源自于看到的一些现象,在银行、在私营企业,等等:
1.主管和下属之间存在问题: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进入工作岗位了,而做领导的是我们这代人或更老的,真的存在观念的差异啊,大家都痛苦,造成很多离职、闹别扭、心态低落等等
2.主管瞎领导、下属瞎干,所谓“瞎”,就是没有清晰的逻辑:这会怎么样?领导感觉下属笨蛋,下属感觉自己学不到东西,而归根结底,是缺少一套清晰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以及标准,领导不知道,就不会教,下属不知道,就不知道自己有差距
大概就这两个问题
目前怎么解决?
1.培训,我过去帮人做过类似的,阳光心态,一大堆老师,做什么90后管理,乱七八糟,我自己很清楚,没有用!
为什么没有用?因为这无法持续,而且很多课程从根本上出生就是为了忽悠
2.咨询?可以,但是咨询常常停在表面,一群业外人士利用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心理,收了钱,留点表面东西,然后就闪,费用昂贵!
我的想法:
这些问题的本质上,在于内部环境的温暖造成停滞,或者是产生于天然的对立,例如领导和下属,
这就需要一个角色,第三方,第三方可以客观地给出双方意见,成为桥梁,第三方可以花更多时间看外面的世界,再带回内部
这个第三方需要什么素质?
(1)独立的思维,不媚上、不媚钱,只有这样,才可以真正的串联上下,帮助大家看到彼此的不足和优点;
(2)具有了解心理的能力和帮助人发展的愿望。其实平等地看,无论是上级还是下属,其实都是存在向上的空间,但是我们最大的孤独就是在于不敢暴露缺点,但是不暴露,就不能进步,所以,需要有这样的人,但是必须让我具备安全感,还能够帮到我。
(3)专业能力,你总不能是个纯粹的门外汉。
谁可以?
答案是我!
为什么我想?
因为想做一点可以落地的事情这种渴望从2007年离开销售管理岗位之后,就越发强烈!前天在银行和一个人聊起这些,就是如何督导理财经理出业绩,还没等我说话,他就质疑我说,你最近这几年都是做培训...,我心想,你这个笨蛋,老子当年就是做这个的,如果不为了搞出点事,你怎么有机会能见到我呢?
如果做,怎么做?
时间:每个月至少3天驻场,
方式:培训、辅导、梳理流程、教会开会、面谈技巧等等
怎么考评?
客观成果--话术、流程、培训课时、案例
主观评定--精气神
业绩&留存率(需合适的方式)
收费,XX万/半年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