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看研究的客人感受多了,会迷乱的,因为客人都是独立个体,每个人的感受都有可能不同,甚至彼此之间还是矛盾的,例如,我东北爱吃大葱,觉得真爽,但我山西就爱喝醋,觉得大葱粗俗(假设啊),那作为服务的单位我们该怎么办?
想来想去,就说一个字“靠!还不如不想!”
没有人能百分百去满足百分百的客人的百分百的感受,但是这不该是给自己找理由!
怎么去主动掌控沟通呢?
一个问题:“我是谁!”
是否能够形成客户心中鲜明的usp,而且是良性的usp,这是你的终极目标
但是形成这个东西,是层进的,和个性化的,而最初一定是共性为主,个性为辅的
你看我们教课的时候,说到什么第一印象啊,说到什么礼仪啊,都会强调微笑,还会说8颗牙齿,还会说握手,名片等等,这些你看吧,就是共性的东西
举个例子吧,王菲,这家伙出道的时候就像个小鸡子,也是很守规矩的,这样,就被商业市场接受了,只有开始被接受,才会有后来
回到现实,在我们的工作里,真的就是最开始的这个阶段,都做得远远不够细不够深,根源是什么不想说了,但是也感谢这些,使得我们可以到处卖艺谋生,好讲师烂讲师只要有胆子没脑子也可以生存
接受不等于在以后购买的时候还会想到你,因为那需要另一个质变,这个质变的塑造,
就是很俗的那个词儿MOT
通过mot来维持我们的感情,并且保持新鲜,这也是CRM--客户关系管理,这有点宽,所以我也不展开
从点来说,就是要强调注重客人的感性需求了
可是,一个一点都不敏感的人,怎么可能去关注别人呢?
一个不敏感的人一定很难是热心并可以被人接受的,热心不一定都能被人接受,就是在于好心做错事,到处有!
你的心里,没有客人!
我听过一些老师的课,我发现,沟通就是销售,沟通也是培训
我是受到过一些虐待的,分享一下:比如,他就硬生生地阻止你发言,比如他就假设你怎样怎样
我当时就想:如果我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会怎样,我是一个纯客户会怎样
立刻能让你死掉!或者换个词儿--帮助你成长,哈哈! 不过我还是忍了,哈哈!
“出来混,早晚要还,这就是沟通的朴素真理吧,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我们还得都是很委屈的,那是因为没有在心里放上别人,我习惯性地不关注别人!”
跑远了,那么怎么塑造自己的usp
首要我们要坚信我不会方方面面都让对方接受,所以我至少要知道我的好处是什么,我的特点是什么,我该在客人日后的接触中塑造到什么特点
分个阶段吧:
1.被他接受---上面谈的那些初级的,遵守公共原则就好,做细节;
2.管理我之于客人的定期行为---mot;
3.在合适的场合让客人了解和接受我的沟通风格
前两个是基础,第三个则是王菲后来那盘专辑《浮躁》,你说那个好听吗,反正我觉得很难听,但是那是她转型的标志,从此以后,大家都开始认为她具有自己特征!这个世界,缺少有自己特征的人!对这样的人,开始我们排斥,后来我们着迷!
关于这个,我肚子饿了,决定不能不正常饮食
但是实际上,你看到吗,就是您可能在讲销售或者沟通课程时经常提到的,我们在塑造一种“场”,对于这个感觉的“场”,是可以细化,甚至成为层次鲜明\训练得当的模型的!
评论